生育市场的趋势和投资机会

2022-03-11 19:55:17


  近期育娲人口研究出具了一份《中国生育成本报告》,报告的专家团队有知名专家梁建章、任泽平等人,报告引用了大量官方统计数据,因此该报告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这份报告通过对我国城镇和农村的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养育成本和人均GDP作比较,并与全球其他国家比较,得出了我国生育成本相对于人均GDP倍数全球最高的结论,部分反映了我国生育成本高的现实。

  从消费支出构成看,超过51%的部分是用于居住和食品,13.3%用于交通通信,6.2%用于衣着,5.9%用于生活用品及服务,8.8%用于医疗保健,这部分基本算是刚需,加起来有85.8%。也就是说我国居民用于吃穿住行加上医疗保健的支出就占总支出的86%不到,可见我们距离真正的富裕还比较远,刚需支出的占比还很高,我们脱离贫穷还不久。

  分阶段看,0-2岁婴儿的养育成本三年大约6.5万元,幼儿园的养育成本三年大约10万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养育成本大约21.7万元,占18岁前总成本的45%左右,高中阶段的养育成本大约8万元不到。

  这个数据计算的是全国的平均成本,考虑到我国城乡、城市间差异极大,因此这个数字大致是个平均数,可能还不是中位数。

  因为这个数据引用的是双减出台前的一些数据,所以当时看还是低估的,尤其是一些鸡娃厉害的大城市,养育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补课培训支出。双减之后这部分大幅减少,确实降低了成本,但是总成本降幅不会很大。现在孩子的东西普遍提价较快,而且家长更愿意给孩子花钱而非自己或老人,所谓再苦不能苦孩子,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这份报告还统计了二孩、三孩的养育成本,结论是如果老大的成本是1,那么老二的成本是0.78,老三大致是0.6。这一方面是孩子幼龄时的衣服、玩具可以共用,吃喝的消费很少,另一方面是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节省居住开支,占用空间很小。

  当然成年后配置住房没有统计进去,而许多家庭不生娃的原因也是自己都买不起房更别提给孩子买房了。

  所以客观讲多娃在孩子小的时候成本增加不明显,甚至有娃越多越省钱的感觉。但是长大后就业、婚配、住房等消费需求迸发,就会出现巨大的资金缺口。所以长期看还是有长期资金实力的家庭才会考虑多娃。

  除了金钱方面的直接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包括产假和照顾孩子的时间,机会成本包括女性生育后面临的调岗降薪。

  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出台政策延长女性产假,但是这部分成本几乎全部由企业负担,其结果就是企业将矛盾前置,在招聘时就增加对女性的就业歧视,进一步增加女性生育的机会成本。

  目前我国3岁以下的托儿服务严重缺乏,因此夫妻一方可能需要全职照顾孩子。最理想的是老人帮助带娃,但是在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这种模式也面临许多困难。

  通过养育成本与人均GDP倍数进行比较,得出我国是6.9。这个数据越高,意味着养育压力越大,因此生育率也越低。我国的倍数高于韩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韩国是7.79倍,韩国的生育率也是世界最低的,2020年仅有0.84。因此我国的生育率降低和生育成本太高有直接关系。

  除了生育成本高,这篇报告还提到了结婚意愿下降、年轻人减少、非婚生育很少等原因。

  就降低生育成本角度,育娲人口提出了几个措施,比如对生育提供税收和现金补贴、提供购房补贴、增建托儿所、提供平等不增加企业负担的产假、引进外国保姆劳工降低照顾孩子的成本、推广灵活办公模式、提高对非婚生子的保障、允许使用辅助生殖技术、教育改革降低教育成本等。

  目前看双减的出台是针对性降低教育成本,但总体看居住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仍是几座大山。目前生育家庭的总支出并未明显减少,因为成本高而影响生育意愿的群体不在少数,因此后续有望出台更加重磅的针对居住、购房的政策。

  这份报告对各项政策估算了可能提升的生育率,教育改革大约提高10%到30%的生育率,购房和现金补贴各能提高20%的生育率,托儿所能提高10%的生育率,产假、引进外国保姆、非婚生子和辅助生殖大约各提高2%的生育率。

  这个预估效果本文觉得是不科学、不客观的。从全世界提高生育率的成功经验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少数富裕家庭生育多娃,非婚生子占比提高。教育、住房和现金的作用有些被夸大,非婚生子和辅助生殖的作用被低估了。

  觉得富裕家庭生育多娃不公平的想法,其实是建立在阶层固化的基础上。只要阶层流动性能够保持,长期看还是比较公平合理的。而且贫穷家庭多娃其实更有利于阶层提升。客观看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基因延续下来的都是古代的大姓后代,如今的时代一夫一妻加上非婚生育给大多数人提供了生育机会,可以说如今已经是最好最公平的时代了。

  从投资机会的角度来看,未来非婚生子只需要一纸文件就能改变,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辅助生殖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是一个长期看很好的生意,而且不会受集采的影响;托儿所服务是人力密集型产业,比拼的是降本增效,而且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难以大规模复制,属于零散产业,难有做大生意的机会。



下一篇:机构重仓股票有什么特点?

上一篇:汽车类PCB行业成长分析